1848年,匈牙利爆發了由Kossuth領導的反抗奧地利Hap***urg統治的民族運動。不幸的是,這次革命失敗了,奧地利人的霸權重新確立了起來。為了徹底根除傳說中的Sandor Rozsa游擊隊,軍隊把嫌疑人集中關押在野外一個孤零零的工事中。當權者并不知道游擊隊的首領長得什么樣子,但知道他就在這些囚犯中。于是他們對囚犯們展開了刻意設計的真假難辨的精神折磨。
他們找了些在農民暴動中殺過人的俘虜,加以威逼利誘。誰能在其他俘虜中找出比自己殺人更多的,或者能指出游擊隊首領,誰就會被赦免。長著一張懦弱面孔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個。他并不知道誰比自己殺了更多人,于是就利用一切機會了解別人,就像是軍隊派進俘虜中的奸細。他倒也不全是亂指認,有一次通過交談,他了解到某個俘虜比自己多殺了一個人,于是馬上報告給軍隊。那個俘虜被處死了。不過,這一行徑終于被俘虜們察覺,他自然難逃厄運。
后來,因為戰事變化,軍隊急需增員。于是俘虜們的“罪行”暫時不被追究,他們應征入伍,有的甚至是從刑場上直接前往軍營的。其中有本事的人還被任命為小頭目,組建了由俘虜組成的騎兵隊。
訓練熱火朝天地進行著。然而,前線突然傳來消息,形勢又有突變,戰爭已經避免了。俘虜們歡天喜地,因為再也不用上前線送命。可是軍官的目光仍然殘忍,他又想起了俘虜們的“罪行”,命令再次將俘虜們抓起來審訊。那些人重新陷入絕望中。
這是楊索(Miklós Jancsó)的第一部故事片,帶有鮮明的匈牙利色彩。它以現實主義為基調,平和樸素,但又默不作聲地把形式主義融入其中。并且由于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,它和許多東歐影片一樣,以史喻今的意圖非常明顯——軍隊對俘虜的逼供方法和1960年代匈牙利政權的所作所為非常相似。
當然,作為成名作,《無望的人們》還展現了楊索不同他人的個性特征。比如鏡頭在幾個人物之間的楊索式游動,有效地增加了影片的流暢感和空間感,這在他后來的影片中屢試不爽。就主題來說,楊索其后的幾部作品也都是和這部《無望的人們》一樣,選取了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匈牙利社會最動蕩的歷史年代。不過,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不了解匈牙利歷史的人(可能是觀眾中的大多數)經常出現解讀障礙。